今天一打開朋友圈,我突然看到一個高中女同學發布的某牌子護膚品。
文字和配圖都是滿滿的微商風,我點進去看了一下她的主頁,喲呵,原來她真的開始做微商了。
不知道為什麼,那一刻我有點難過。
因為我瞬間想到的是,她可是985大學的碩士畢業生啊,當初直接被保研。
畢業後她去了廣州做IT相關的工作,3個月前,生過孩子後做起了全職媽媽。
也是因為我們平時鮮少聯繫,加上現實生活中我身邊做微商的不多,所以一看到她職業的巨大轉變,一時很吃驚。
和她簡單聊後,才知道她並不喜歡微商這份工作。
我心裡就更複雜了。
作為一個90後,身邊不少同齡人都已經步入婚姻,開始為人父母,我看著他們的生活,讓我羨慕,也讓我害怕。
尤其是女性生育後面臨的職業困境,像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無可奈何。
一、全職媽媽面對的現狀01 在中國,全職媽媽是一份高危職業在最美好的年紀,一個女孩成為妻子又成為人母,除了要面對身材不再那麼好、皮膚不再那麼有彈性、體力和精力都下降等等,更重大的是自我失去。
因為她不得不照顧家庭,不得不照顧孩子,慢慢地,不打扮自己,不出去旅行,她的世界裡只有老公、孩子和那些家長里短。
於是婚姻中那些亂七八糟的劇情就出現了。
如果說那是成年人之間的事情,最讓全職媽媽震驚和心碎的是,連孩子都嫌棄她不掙錢。
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:
一位媽媽帶著3歲孩子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。
大家說起城裡和老家的物價都在上漲,正在客廳玩積木的孩子說:「爺爺奶奶上班,爸爸上班,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,都是花爸爸的錢?」
一時間,場面好尷尬。
據說媽媽後來和孩子說:「我花的是你爸爸開給我的工資」之類的解釋,小孩子才沒有再問。
但無疑,因為3歲孩子的那次「質問」,像是伏天里的一聲悶雷,讓媽媽心裡徹底崩塌了。
她不曾想到自己每天在家忙忙碌碌,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起居,接送孩子上下學,輔導孩子功課,把家裡收拾的潔凈溫馨,任勞任怨,卻被孩子認為自己不掙錢。
童言無忌,或許也只是好奇。
但小孩子卻是可以看到、感知到很多東西。比如某次,那位全職媽媽向老公要錢,被孩子看到了;她給家人買了一個個的快遞,孩子也看到了;爸爸下班回到家的疲憊,孩子看到了;爸爸因為加班,孩子已經好多次睡覺之前都沒有見到他了;女性不掙錢,除了在經濟上要手心向上,不被老公認可,連孩子都看不起你啊。
真是太心酸的事情了。
如果說掙錢是表面,全職媽媽對孩子更深層次的影響是他看到了一位並不獨立的媽媽,並不會成為孩子的榜樣。
02 全職媽媽心裡苦,但對外說起老公又都是狠誇,這種矛盾心理讓她們更痛苦。我曾在一個幾乎都是全職媽媽的寫作訓練營里(180個左右學員)做助教。
第一次作業是寫出自己為什麼要報名寫作課。
那些全職媽媽們寫的最多的是,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嘗試,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,也希望可以通過寫作變現,讓自己有收入。
你以為她們簡單地先寫出原因,就結束了嗎?
並沒有。
接下來就是,她們長篇大論地描述自己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各種心酸,簡直是史上一場大型不幸現場。
作為單身狗的我,讀著她們的文字 ,一開始沒什麼感受,因為我沒有經歷過。可是慢慢地,等我作業改到一半時,意識到自己在不停嘆氣。
然後我就去看了一部喜劇。換一個場景,不然那些負面的事件堆積起來,我會很鬱悶。
最大的轉變是在第三次作業,讓她們寫下對自己老公的評價。
你以為她們會繼續吐槽嗎?
她們幾乎每個人都在誇讚自家老公,依然是長篇大論,簡直是史上一場大型選優現場。
作為單身狗的我,讀著她們像是在冒著粉紅色泡泡的文字,有點迷糊,到底什麼才是她們真實的生活?
整個寫作訓練營,我讀著她們的一字一句,為那些遭遇落淚,也為大家的進步欣喜。
直到在結營儀式上,有不少全職媽媽發表感言說「感謝寫作,讓我有了一次發泄情緒的機會……」。
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:
原來大家在第三次作業狠狠誇自己的老公,是不想在大家面前丟掉面子,是不想讓大家覺得自己過得不好,甚至很不幸,即便隔著屏幕根本見不到真人。
也就是說,她們第一次作業里那麼多的心酸難過,是比較真實的。
所以,這就不難理解,那些全職媽媽雖然不用在職場付出,她們有錢花著,但是依然不快樂,因為情緒無法宣洩。
但又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不幸,生怕外人看笑話。
這種矛盾糾結的心理讓她們越來越憂心忡忡,孩子看到的是一個不快樂的媽媽,男人看到的是一個人老珠黃的妻子,自己也不喜歡落寞失敗的自己。
03 更年輕一代正在取代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們前幾天我收到一個提問:
「休產假回來,發現自己原來的工位上坐著的是一位滿臉膠原蛋白的姑娘,自己被轉崗到邊緣部門。活多了,工資還降了,心裡特別難過,不知道怎麼辦? 」
講真,這個老闆的做法無可厚非。
畢竟女性回去休產假,工作肯定需要找人來做。而且新招的人能力至少和原來的人差不多,甚至更優秀,不然也留不下來。
加上女性一旦有了孩子,精力肯定會被家庭分散,相比於那些體力腦力都更充沛、可以all in在工作上的年輕人,當然後者更好用。
誰不想要更好的呢?
員工想找到待遇好的公司,公司也想招到性價比高的員工啊。
二、全職媽媽的出路在哪裡?最核心的是,喚醒自我獨立意識。
著名理論家安沃斯(Ainsworth)曾做過嬰兒和母親之間的實驗,後來他提出的依附理論,三重分類學曾被廣泛用於解釋親密關係:
安全型成人:發現接近他人較容易,並能自然地依賴於他人和被他人依賴。
這類人不會經常憂慮於被拋棄或與人關係過於親密。
迴避型成人:在與他人關係親密時會有些不自然。他們發現難以完全信任他人、難以讓自己依賴他人。
這類人在與別人關係親密時會感到緊張,並且經常是,他們的情人所要求的更親密關係使他們感到不自然。
焦慮/矛盾型成人:會發現別人不樂意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樣關係親密。
這類人經常擔心自己的伴侶不是真的愛自己、或擔心伴侶不想與自己在一起。他們想與另一個人完全融合在一起,而這種願望有時會把對方嚇跑。
顯然,全職媽媽就屬於焦慮/矛盾型成人。
這是一種精神依賴,比物質上的依賴更隱蔽,更成癮,也更可怕。
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。
一位全職媽媽,再怎麼捨命愛家、愛孩子,首先你是你自己,然後才是女兒、妻子和媽媽等其他角色。
在有一期的《我家那閨女》節目中,papi醬在聊到愛情和婚姻時,說到:
「首先,你自己陪伴自己的時間是最長的。之後的這一生,我是和我的伴侶一起過的。孩子和父母都是你只陪伴他們走一段路,剩下的路還是他們自己去走的。」
所以針對她提到人生排序是「自己、伴侶、孩子、父母」時,深受網友稱讚,她真是活得太通透了。
而人一旦失去自我,會是什麼樣呢?
自己的世界變小了,就會出現上述中所說到的母嬰之間特有的「依附理論」:和對方在一起才安心,不然就變得敏感、脆弱。
其實,你的世界不只是眼下的三寸煙火,還有那些自由遼闊的遠方啊,怎麼能忘記了呢?
三、全職媽媽具體如何改變?如今對女性來說,「懷孕即失業」的就業環境,既然想保持人格獨立,就一定不要放棄自我成長。
01 多讀一些書,這是最低成本的變富有方式
人之所以焦躁不安,是因為自己什麼都不會。
而讀書是一個輸入的過程,每天安靜地看半小時書,讓自己有收穫。慢慢得,你會發現自己變沉靜了,因為有新知進來,壓住了那些容易起伏的心緒。
去年,消失了一年的主持人董卿帶著《朗讀者》重回熒幕,一時間她的哲思和才情收穫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喜歡和稱讚。
時間無情,但她優雅得沒有一點歲月感。
今年,在《開學第一課》中,董卿身穿套裝裙,上衣白底紅線條紋,簡潔中見端莊,典雅中顯高貴。
又過了365天,誰能想到她已經46歲了呢?她好像變得越來越年輕了噢。
「腹有詩書氣自華」,我越來越覺得這句話好美好美呀。
關於親子教育,董卿還分享過一個超贊的觀點:
「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,你只要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就可以了。
我應該很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,讓他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侯,對我不只有愛,還有尊重。」
所以,讀書除了自我提升,還可以影響孩子的行為。因為模仿是人類的高級行為,小孩子一定是跟著父母學的。
02 學著用文字記錄生活的大小事
之前我對「書中只有黃金屋」這句話沒那麼相信,覺得就是大人騙小孩好好學習,多是苦孩子跳出農門、改變命運的路徑。
因為近幾年喜歡用文字記錄一些人事物,我越發覺得讀書真的好啊,而且覺得自己特別需要通過閱讀吸收新知識啊。
這是一個「寫作變現」最好的時代。
「百無一用是書生」的情景幾乎不會再出現了,多的是各個媒體平台對優秀稿件的徵集和起價300塊/篇的稿費。
肚子里有墨水,你就可以持續輸出,不管是寫文章,寫課程,還是到最後寫書,都是很大的助力。
前幾天,和一個醫生朋友聊天,中途她突然很認真得和我說謝謝,弄的我一時間好感動。
不過我真的替她開心,因為文字可以幫她精進業務能力的同時,還可以記錄生命。
那些一字一句的記錄,真是一條漫長又很有意思的事情。
漫長是因為可能堅持了很久,也沒有達到預期。
有意思的是,我們依然可以用文字記錄生命的彼時此刻。某天回頭望,即便是難捱的一段時光,因為這些吉光片羽,我們像是可以看得見影子、尋得了根,風雨都會很溫暖。
我希望到80歲的時候,還可以記起今日模樣。
而一個事實是,你寫著寫著就一定可以變現。
03 擁抱新事物
為什麼在我看到985碩士畢業的那位高中女同學開始做微商時,有點難過?
不是做微商不好,我朋友圈裡就有不少微商,她們的故事和毅力很激勵我。我還曾寫過一篇關於微商的文章:
而是基於她目前的情況,還有更適合她、甚至更好的選擇。
她讀書時文筆不錯,完全可以在自媒體平台上註冊一個賬號,選擇育兒領域,垂直輸出內容。而且這個領域相對於其它,算是小眾領域,粉絲都比較精準。
如果長文章太難,先從分享知識零碎開始,而且一些平台特別喜歡短小實用的經驗分享。比如如何給孩子換尿布?小孩子發燒了第一時間應該怎麼辦?這些都是她正在經歷的,對於她來說都是小事。
經驗變成文字分享出去,有閱讀量就能變現。
這樣既可以記錄為人母的心路歷程,還可以賺得稿費,而且這個過程中,她的文字功力會變得越來越強,一定會在時間的夾持下產生複利,寫作就是這麼一件事。
但是當我和她說時,她拒絕了,理由是自己不會寫。
怎麼可能呢?
曾經是高中同學,我了解她的文筆。所以對於她的拒絕,我感到可惜。
04 梳理自己有什麼技能,努力掙錢
毛姆在《人性的枷鎖》中提到:
「人追求的當然不是財富,但必須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,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的工作,能夠慷慨,能夠爽朗,能夠獨立。」
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,這個道理除了適用於國家和公司,也同樣適用於家庭。
手心向上的滋味,很不好受。
所以即便是小錢,只要是自己辛苦掙來的,都值得肯定和珍惜。
我的一個前領導生過孩子後,做起了小烘焙生意,目前選擇在家微創業,一是可以免去店面租賃成本,二是方便照顧家庭,不用經常請假。
她做的蛋糕目前主要在朋友圈推廣,有質量保證,評分還挺高,目前一個月可以凈賺2500左右,從0到1的過程,還不錯。
你以為她就很有條件和天賦嗎?不是的。
她曾在一家知名教育機構做了5年某部門主管,辭職後在孕期報班學習了烘焙課程,一開始也是做殘了很多,那段時間她和家人整天吃並不那麼成功的麵包。
熬過來,現在就穩定變現了。
最重要的是有一項技能。先好好梳理自己會什麼,插花、寫文案、茶藝、裁縫、成功減過肥……這些都藏著你的本領。
最後分享一句伍爾夫的話:
「我希望你們可以盡自己所能,想方設法給自己掙到足夠的錢,好去旅行、去無所事事、去思索世界的未來和過去,去看書、做夢或是在街頭閑逛,讓思考的直線深深沉入到這條溪流中去。」
and夏小麥:每天進步一點點,堅持帶來大改變。職場5年,一起變更好吖!
我那個985碩士畢業的女同學,生完孩子後,也開始做微商了
今天一打開朋友圈,我突然看到一個高中女同學發布的某牌子護膚品。
文字和配圖都是滿滿的微商風,我點進去看了一下她的主頁,喲呵,原來她真的開始做微商了。
不知道為什麼,那一刻我有點難過。
因為我瞬間想到的是,她可是985大學的碩士畢業生啊,當初直接被保研。
畢業後她去了廣州做IT相關的工作,3個月前,生過孩子後做起了全職媽媽。
也是因為我們平時鮮少聯繫,加上現實生活中我身邊做微商的不多,所以一看到她職業的巨大轉變,一時很吃驚。
和她簡單聊後,才知道她並不喜歡微商這份工作。
我心裡就更複雜了。
作為一個90後,身邊不少同齡人都已經步入婚姻,開始為人父母,我看著他們的生活,讓我羨慕,也讓我害怕。
尤其是女性生育後面臨的職業困境,像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無可奈何。
一、全職媽媽面對的現狀01 在中國,全職媽媽是一份高危職業
在最美好的年紀,一個女孩成為妻子又成為人母,除了要面對身材不再那麼好、皮膚不再那麼有彈性、體力和精力都下降等等,更重大的是自我失去。
因為她不得不照顧家庭,不得不照顧孩子,慢慢地,不打扮自己,不出去旅行,她的世界裡只有老公、孩子和那些家長里短。
於是婚姻中那些亂七八糟的劇情就出現了。
如果說那是成年人之間的事情,最讓全職媽媽震驚和心碎的是,連孩子都嫌棄她不掙錢。
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:
一位媽媽帶著3歲孩子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。
大家說起城裡和老家的物價都在上漲,正在客廳玩積木的孩子說:「爺爺奶奶上班,爸爸上班,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,都是花爸爸的錢?」
一時間,場面好尷尬。
據說媽媽後來和孩子說:「我花的是你爸爸開給我的工資」之類的解釋,小孩子才沒有再問。
但無疑,因為3歲孩子的那次「質問」,像是伏天里的一聲悶雷,讓媽媽心裡徹底崩塌了。
她不曾想到自己每天在家忙忙碌碌,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起居,接送孩子上下學,輔導孩子功課,把家裡收拾的潔凈溫馨,任勞任怨,卻被孩子認為自己不掙錢。
童言無忌,或許也只是好奇。
但小孩子卻是可以看到、感知到很多東西。比如
某次,那位全職媽媽向老公要錢,被孩子看到了;她給家人買了一個個的快遞,孩子也看到了;爸爸下班回到家的疲憊,孩子看到了;爸爸因為加班,孩子已經好多次睡覺之前都沒有見到他了;
女性不掙錢,除了在經濟上要手心向上,不被老公認可,連孩子都看不起你啊。
真是太心酸的事情了。
如果說掙錢是表面,全職媽媽對孩子更深層次的影響是他看到了一位並不獨立的媽媽,並不會成為孩子的榜樣。
02 全職媽媽心裡苦,但對外說起老公又都是狠誇,這種矛盾心理讓她們更痛苦。
我曾在一個幾乎都是全職媽媽的寫作訓練營里(180個左右學員)做助教。
第一次作業是寫出自己為什麼要報名寫作課。
那些全職媽媽們寫的最多的是,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嘗試,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,也希望可以通過寫作變現,讓自己有收入。
你以為她們簡單地先寫出原因,就結束了嗎?
並沒有。
接下來就是,她們長篇大論地描述自己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各種心酸,簡直是史上一場大型不幸現場。
作為單身狗的我,讀著她們的文字 ,一開始沒什麼感受,因為我沒有經歷過。可是慢慢地,等我作業改到一半時,意識到自己在不停嘆氣。
然後我就去看了一部喜劇。換一個場景,不然那些負面的事件堆積起來,我會很鬱悶。
最大的轉變是在第三次作業,讓她們寫下對自己老公的評價。
你以為她們會繼續吐槽嗎?
並沒有。
她們幾乎每個人都在誇讚自家老公,依然是長篇大論,簡直是史上一場大型選優現場。
作為單身狗的我,讀著她們像是在冒著粉紅色泡泡的文字,有點迷糊,到底什麼才是她們真實的生活?
整個寫作訓練營,我讀著她們的一字一句,為那些遭遇落淚,也為大家的進步欣喜。
直到在結營儀式上,有不少全職媽媽發表感言說「感謝寫作,讓我有了一次發泄情緒的機會……」。
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:
原來大家在第三次作業狠狠誇自己的老公,是不想在大家面前丟掉面子,是不想讓大家覺得自己過得不好,甚至很不幸,即便隔著屏幕根本見不到真人。
也就是說,她們第一次作業里那麼多的心酸難過,是比較真實的。
所以,這就不難理解,那些全職媽媽雖然不用在職場付出,她們有錢花著,但是依然不快樂,因為情緒無法宣洩。
但又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不幸,生怕外人看笑話。
這種矛盾糾結的心理讓她們越來越憂心忡忡,孩子看到的是一個不快樂的媽媽,男人看到的是一個人老珠黃的妻子,自己也不喜歡落寞失敗的自己。
03 更年輕一代正在取代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們
前幾天我收到一個提問:
「休產假回來,發現自己原來的工位上坐著的是一位滿臉膠原蛋白的姑娘,自己被轉崗到邊緣部門。活多了,工資還降了,心裡特別難過,不知道怎麼辦? 」
講真,這個老闆的做法無可厚非。
畢竟女性回去休產假,工作肯定需要找人來做。而且新招的人能力至少和原來的人差不多,甚至更優秀,不然也留不下來。
加上女性一旦有了孩子,精力肯定會被家庭分散,相比於那些體力腦力都更充沛、可以all in在工作上的年輕人,當然後者更好用。
誰不想要更好的呢?
員工想找到待遇好的公司,公司也想招到性價比高的員工啊。
二、全職媽媽的出路在哪裡?
最核心的是,喚醒自我獨立意識。
著名理論家安沃斯(Ainsworth)曾做過嬰兒和母親之間的實驗,後來他提出的依附理論,三重分類學曾被廣泛用於解釋親密關係:
安全型成人:發現接近他人較容易,並能自然地依賴於他人和被他人依賴。
這類人不會經常憂慮於被拋棄或與人關係過於親密。
迴避型成人:在與他人關係親密時會有些不自然。他們發現難以完全信任他人、難以讓自己依賴他人。
這類人在與別人關係親密時會感到緊張,並且經常是,他們的情人所要求的更親密關係使他們感到不自然。
焦慮/矛盾型成人:會發現別人不樂意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樣關係親密。
這類人經常擔心自己的伴侶不是真的愛自己、或擔心伴侶不想與自己在一起。他們想與另一個人完全融合在一起,而這種願望有時會把對方嚇跑。
顯然,全職媽媽就屬於焦慮/矛盾型成人。
這是一種精神依賴,比物質上的依賴更隱蔽,更成癮,也更可怕。
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。
一位全職媽媽,再怎麼捨命愛家、愛孩子,首先你是你自己,然後才是女兒、妻子和媽媽等其他角色。
在有一期的《我家那閨女》節目中,papi醬在聊到愛情和婚姻時,說到:
「首先,你自己陪伴自己的時間是最長的。之後的這一生,我是和我的伴侶一起過的。孩子和父母都是你只陪伴他們走一段路,剩下的路還是他們自己去走的。」
所以針對她提到人生排序是「自己、伴侶、孩子、父母」時,深受網友稱讚,她真是活得太通透了。
而人一旦失去自我,會是什麼樣呢?
自己的世界變小了,就會出現上述中所說到的母嬰之間特有的「依附理論」:和對方在一起才安心,不然就變得敏感、脆弱。
其實,你的世界不只是眼下的三寸煙火,還有那些自由遼闊的遠方啊,怎麼能忘記了呢?
三、全職媽媽具體如何改變?
如今對女性來說,「懷孕即失業」的就業環境,既然想保持人格獨立,就一定不要放棄自我成長。
01 多讀一些書,這是最低成本的變富有方式
人之所以焦躁不安,是因為自己什麼都不會。
而讀書是一個輸入的過程,每天安靜地看半小時書,讓自己有收穫。慢慢得,你會發現自己變沉靜了,因為有新知進來,壓住了那些容易起伏的心緒。
去年,消失了一年的主持人董卿帶著《朗讀者》重回熒幕,一時間她的哲思和才情收穫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喜歡和稱讚。
時間無情,但她優雅得沒有一點歲月感。
今年,在《開學第一課》中,董卿身穿套裝裙,上衣白底紅線條紋,簡潔中見端莊,典雅中顯高貴。
又過了365天,誰能想到她已經46歲了呢?她好像變得越來越年輕了噢。
「腹有詩書氣自華」,我越來越覺得這句話好美好美呀。
關於親子教育,董卿還分享過一個超贊的觀點:
「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,你只要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就可以了。
我應該很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,讓他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侯,對我不只有愛,還有尊重。」
所以,讀書除了自我提升,還可以影響孩子的行為。因為模仿是人類的高級行為,小孩子一定是跟著父母學的。
02 學著用文字記錄生活的大小事
之前我對「書中只有黃金屋」這句話沒那麼相信,覺得就是大人騙小孩好好學習,多是苦孩子跳出農門、改變命運的路徑。
因為近幾年喜歡用文字記錄一些人事物,我越發覺得讀書真的好啊,而且覺得自己特別需要通過閱讀吸收新知識啊。
這是一個「寫作變現」最好的時代。
「百無一用是書生」的情景幾乎不會再出現了,多的是各個媒體平台對優秀稿件的徵集和起價300塊/篇的稿費。
肚子里有墨水,你就可以持續輸出,不管是寫文章,寫課程,還是到最後寫書,都是很大的助力。
前幾天,和一個醫生朋友聊天,中途她突然很認真得和我說謝謝,弄的我一時間好感動。
不過我真的替她開心,因為文字可以幫她精進業務能力的同時,還可以記錄生命。
那些一字一句的記錄,真是一條漫長又很有意思的事情。
漫長是因為可能堅持了很久,也沒有達到預期。
有意思的是,我們依然可以用文字記錄生命的彼時此刻。某天回頭望,即便是難捱的一段時光,因為這些吉光片羽,我們像是可以看得見影子、尋得了根,風雨都會很溫暖。
我希望到80歲的時候,還可以記起今日模樣。
而一個事實是,你寫著寫著就一定可以變現。
03 擁抱新事物
為什麼在我看到985碩士畢業的那位高中女同學開始做微商時,有點難過?
不是做微商不好,我朋友圈裡就有不少微商,她們的故事和毅力很激勵我。我還曾寫過一篇關於微商的文章:
而是基於她目前的情況,還有更適合她、甚至更好的選擇。
她讀書時文筆不錯,完全可以在自媒體平台上註冊一個賬號,選擇育兒領域,垂直輸出內容。而且這個領域相對於其它,算是小眾領域,粉絲都比較精準。
如果長文章太難,先從分享知識零碎開始,而且一些平台特別喜歡短小實用的經驗分享。比如如何給孩子換尿布?小孩子發燒了第一時間應該怎麼辦?這些都是她正在經歷的,對於她來說都是小事。
經驗變成文字分享出去,有閱讀量就能變現。
這樣既可以記錄為人母的心路歷程,還可以賺得稿費,而且這個過程中,她的文字功力會變得越來越強,一定會在時間的夾持下產生複利,寫作就是這麼一件事。
但是當我和她說時,她拒絕了,理由是自己不會寫。
怎麼可能呢?
曾經是高中同學,我了解她的文筆。所以對於她的拒絕,我感到可惜。
04 梳理自己有什麼技能,努力掙錢
毛姆在《人性的枷鎖》中提到:
「人追求的當然不是財富,但必須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,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的工作,能夠慷慨,能夠爽朗,能夠獨立。」
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,這個道理除了適用於國家和公司,也同樣適用於家庭。
手心向上的滋味,很不好受。
所以即便是小錢,只要是自己辛苦掙來的,都值得肯定和珍惜。
我的一個前領導生過孩子後,做起了小烘焙生意,目前選擇在家微創業,一是可以免去店面租賃成本,二是方便照顧家庭,不用經常請假。
她做的蛋糕目前主要在朋友圈推廣,有質量保證,評分還挺高,目前一個月可以凈賺2500左右,從0到1的過程,還不錯。
你以為她就很有條件和天賦嗎?不是的。
她曾在一家知名教育機構做了5年某部門主管,辭職後在孕期報班學習了烘焙課程,一開始也是做殘了很多,那段時間她和家人整天吃並不那麼成功的麵包。
熬過來,現在就穩定變現了。
最重要的是有一項技能。先好好梳理自己會什麼,插花、寫文案、茶藝、裁縫、成功減過肥……這些都藏著你的本領。
最後分享一句伍爾夫的話:
「我希望你們可以盡自己所能,想方設法給自己掙到足夠的錢,好去旅行、去無所事事、去思索世界的未來和過去,去看書、做夢或是在街頭閑逛,讓思考的直線深深沉入到這條溪流中去。」
and夏小麥:每天進步一點點,堅持帶來大改變。職場5年,一起變更好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