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你史不史啊講起明朝打得最解氣的一場對外戰爭,卻也是「萬曆三大征」中最為慘烈的一場,莫過於「逐倭援朝」之役了。日本這個國家,在唐朝還極虛心學習,把我們當成天堂一般的存在,幾乎是複製著大唐的一切,大化改新連街道名都改得和長安一樣。但強盛一些之後的它吞併華夏稱霸東方的念頭似乎就沒有斷過,直到今天。一、萬曆淡定地告訴李昖:不怕,有歐巴在甲午戰爭之前,中國這邊對於這位野心驚人的鄰居的印象僅停留在「彈丸倭夷耳」,所以,當萬曆皇帝得到這個「彈丸」國將要入侵他龐大的大明帝國的消息時,是十分詫異和不屑的,他並沒有太當回事。
然而過了一年,朝鮮國王李昖向萬曆發來了求救信,大意是日本軍已經佔了我的都城,還有大半個國家,並且打算一路殺進大明,我現在正往北逃,要逃進中國了也麻煩你接收一下哈,思密達。
萬曆一看,玩真的啊,才正視起逐倭的大事來。萬曆皇帝
彼時日本,正值豐臣秀吉主掌大權,這傢伙認真規划了一張吞併大明的藍圖,由朝鮮侵入中國東北,且立誓要在其發白之前征服中國,進而佔領整個東亞(跟二戰完全一個思路),甚至連遷都北京、北京周圍的土地怎麼分都規劃好了。
一開始,朝廷中有大臣比較反對參戰,他們懷疑是朝鮮和日本聯合陷害中國,即便不是,不蹚入這渾水也是應該的,反正日本還沒打到咱們的領土上來嘛。
這個時候,萬曆卻表現出了相當的英明和理智,這是讓小編對他刮目相看的一件大事。他對這些大臣們的言論表示大怒。
一方面,日本給李昖下的通知是:我們要攻中國,從你這取道。日本這是放話約架了,堂堂大明怎麼能認慫?
另一方面,也是讓神宗最為惱怒的地方,他說:朝鮮對我大明世代朝貢,恭敬順從,他們遇到危險了,我哪有袖手旁觀的道理?
要知道,朝鮮當時和我們的關係,是封賞與朝貢,簡單打個比方,朝鮮作為小國,尊中國為大哥,給明朝大哥每年送點土特產啦,地方特色啥的,求大哥罩,哪天窮得揭不開鍋了大哥就給點補貼,被誰欺負了就告大哥抽死丫的。現在,就是時候,日本搶了我的地盤,廢了我的地位,你得救我呀萬曆大哥,思密達!
大明要是不管,人白叫你這麼多年大哥了?這不是背信棄義嗎?所以,萬曆淡定地告訴李昖:
不怕,有歐巴在。野心勃勃的豐臣秀吉二、中日第一次交鋒:互有勝負說歸說,明朝這邊對待日本的態度顯然不夠端正。
萬曆二十年四月,日軍登陸釜山,第一批調自遼東的明軍同時跨過鴨綠江配合朝方作戰,壓根沒把「彈丸」放在眼裡的遼東軍很是鬆懈,他們常年跟女真、蒙古等少數民族的野蠻隊伍交鋒,自以為很能打,日本軍在他們眼裡不足掛齒。
這支隊伍只有兩千人,一支地方駐軍,領隊的也是個不大的軍官,貿然進了朝鮮,結果遇上大雨,道路泥濘,隊伍無法前進,結果敵軍將其團團圍住,遼東軍被打得全軍覆沒。而不久又開過來的副總兵祖承訓的隊伍由於不熟悉地形也不幸大敗。
這兩個美好的開頭令豐臣秀吉信心倍增,他覺得中國也不過如此嘛,統一亞洲指日可待了!而首戰告敗的大明則上下一片震驚,緊急討論後決定重整將領,點齊兵馬,必須跟豐臣秀吉干場大的了。
此番被御筆欽點挂帥出征的武將不是別人,就是前面講過在寧夏平亂戰功赫赫的李如松,出任東征提督。督戰的文官是當時的兵部侍郎宋應昌,這貨打仗是個草包,先到了戰場的他磨磨嘰嘰跟也不敢貿然進犯的日軍開始了談判,因為他根本就不會打仗,一心只盼著李如松趕緊過來。明朝名將李如松
日軍將領小西行長也在休整試探,對方畢竟是大明啊,要談就先談著,暗中觀察觀察對方的實力。所以當李如松從寧夏戰場千里揮師遼東,抵達御倭前線時,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團曖昧模糊的外交成果。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深知談判是假,探底是真,他一面跟日本人周旋,一面積極備戰。大戰在即,不容大意。
萬曆二十年十二月,李如松揮師東渡鴨綠江,正面迎敵,身後是家國百姓,烈烈寒風拉開平壤大戰的序幕。
平壤當時也是軍事重鎮,戒備森嚴,易守難攻。主帥李如松便在此戰場親自督戰,他身先士卒,帶頭攻城。有士兵因為害怕而臨陣退逃,李如松親自上前毫不含糊地將逃兵斬落,大呼,勇戰者重賞,退縮者斬!進而拍馬先行,趕在攻城的最前列。頓時士氣大振,將士個個奮不顧身,明軍勢不可擋。
經過一日激戰,明軍殲敵過萬,終於收復平壤,打得眼紅的李如松就這樣一路殺向漢城。平壤的勝利讓他過於輕敵,在快到漢城的碧蹄館,明軍遭到阻擊,一路奔波疲憊的他們倉促應戰,結果傷亡慘重。
李如松感到十分愧疚,他給萬曆遞了一份辭職報告,表示戰況不容樂觀,以末將短才恐怕無法勝任。連李如松都打不了,誰還能行呢?萬曆當然不會批,不過當時剛剛敗了,真的是有點打不下去。
這樣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竭,於是,剛才那個熱愛議和的宋應昌又出場了,他跟日方達成了日退居釜山,把政權還給李昖,朝鮮復國,李如松也率軍回國的協議。古代日本武士
萬曆二十一年,中方與日方再次談判。豐臣秀吉在面子上還是比較正式地迎接了大明使者,這一次使者帶來的是兵部尚書石星的建議,跟以往對待周邊小國一樣,冊封豐臣秀吉為國王,正式承認他,就像和日本說,好了乖啦,不要鬧了,大哥收了你做小弟,你就是這裡的小霸了行不?……
現在看來這個做法特別可笑,可當時大明這邊真的不了解,誰有工夫研究旁邊一個連街道名都要抄襲我們的小破國,也更不知道他們心懷全球的「壯志宏圖」,以為它和別的小邦一樣,收做小弟就行了。
還有更重要的,中國這邊壓根不清楚日本的統治機構,不知道秀吉上面有個天皇和神明一樣至高無上,丫怎麼會要國王的冊封呢!
這幫島民雖然野心膨脹,但在內是從來沒有扳下天皇的心思的。當時這廝就暴跳如雷,大喊:「吾掌握日本,欲王則王,何待髯虜之封!且吾而為王,何以對天皇!」此事讓豐臣秀吉受了莫大侮辱,繼而「被逼得」憤而發兵,再攻朝鮮。
有人說第二次戰爭爆發都怪石星那個狗屁主張,激得豐臣秀吉再起戰心。這個想法簡直太幼稚了,要說豐臣秀吉真的放棄戰爭小編絕對不信,不僅是他,全日本直到現在依然對侵略和佔領有著難以抑制的熱情,他不過是去準備新一輪的侵略了,日本整個民族侵略稱霸的心都只可能愈加瘋狂。
所以要把第二次戰爭根源都歸在主張和談的大臣身上,我們就把日本想得太可愛了。主張大臣只是造了導火索,讓豐臣秀吉可以以此為借口,萬曆二十五年,這個看準了要遷都北京的人卷土又來。李如松揮師東渡鴨綠江,正面迎敵三、中日第二次交鋒:明軍勝利第二輪交鋒開始,主幹將有楊鎬、麻貴、李如梅等。有人問李如松哪裡去了,很不幸,李如松在這之前抗擊蒙古時遭伏擊,以身殉國,沙場未還。可惜啊,一代名將就此終結!
新上任的總指揮楊鎬顯然跟李將軍不是一個水準,他領導的第一次蔚山戰役使明軍傷亡巨大。不過激戰下來日方也損失不輕,雙方對峙。
萬曆一怒把楊鎬調回,換上了兵部侍郎邢玠。邢玠帶著一直輸輸贏贏也沒有大的進展,這就開始了長達一年的雙方消耗戰。
和日本每一場侵略一樣,豐臣秀吉希望速戰速決,一旦進入持久戰,蕞爾島國是撐不住的,更可怕的是,明朝的水軍很發達,他們在日軍供給必經的對馬海峽截斷了他們的後勤力量。補給充足的明軍與缺衣少食龜縮的敵人抗衡,直拖到萬曆二十六年。
到了那個時候,日本在明軍不斷地打擊下力量已經越來越弱,眼看就撐不下去了。豐臣秀吉沒有辦法,對外戰爭的失利使他在國內名聲大損,又不甘心就此放棄,終於在萬曆二十七年八月,又急又氣的他在伏見城病死了。
日方軍士大概早就想回國了,首領都死了還打個什麼勁呀,急於離開戰場的日軍陣腳大亂,匆匆撤軍,萬曆的最高指示隨之下達:一個都不要放過。明軍整軍追擊,斬敵無數,痛打落水狗,一路把侵略者趕回了他們的彈丸老巢。
同時朝鮮復國,萬曆將完整的政權交還給李昖,不曾藉此占其領土廢其主權,並告訴他,我中華乃禮儀之邦,幫你打仗是大哥的義氣,你放心回家吧。
這是大明之信,華夏之德,也是日本侵略懷野心者不能、也不可能理解的道理。
萬曆二十七年四月,大明軍隊撤出朝鮮歸國,逐倭援朝大戰以明勝利告終。中日第二次交鋒:明軍勝利,不過明朝損失也相當大四、我國仁恩浩蕩,恭順者無困不援,跳梁者雖強必戮十五日,萬曆皇帝在怠政N年之後走出深宮,接受四方拜賀,親自下令處決戰犯,並且,他向天下發布勝利之後的詔書:
「……我國家仁恩浩蕩,恭順者無困不援,義武奮揚,跳梁者雖強必戮。」
這一篇詔書,無法全文複製,此處摘錄一小節,每每讀之都令小編心潮澎湃,字裡行間的大氣威嚴喚起心底一種崇高的敬意,這也許就是炎黃兒女骨血中永恆的共鳴吧。
最後一句,讓小編想起了漢武帝伐匈奴時說的「明犯強漢者,雖遠必誅」。千年以來,華夏民族滄海桑田,不變的卻是這份睥睨四方、強而不霸的氣度,自有非凡強大的國力,卻基本是以友好尊重的態度對待友邦的,未曾大肆侵吞、掠奪周邊小國。本不恃強凌弱,懷德對之,但若有暴亂者來犯,任其強大或是姦猾,我也必會匡正扶弱,全力征討。
這種古老民族自強厚德的文化,是時間歷史鍛造出來的,威武不可褻犯,傲然而不霸橫,帶著一份從容淡定的氣度,一種寧靜致遠的心境,卻隱藏著柔中有剛的力量,誠懇卻嚴謹地面對著八方來客,在春去秋來的漫長歷史間屹立不倒。
當然自居天朝一貫自負的背後有其負面影響,但是在近代之前,尤其是這場朝鮮之役中展現的,是整個華夏不可侵瀆、驕傲堅韌的精神,是一個大國俯仰千年海納百川的偉大胸襟!我國仁恩浩蕩,恭順者無困不援,跳梁者雖強必戮
更多精彩請關注「你史不史啊」,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,敬請留言,必定認真回復!謝謝!
文中圖片均來源自網路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
古代唯一一次中日朝三國大戰,勝利後萬曆皇帝下令處決所有戰犯
文/你史不史啊
講起明朝打得最解氣的一場對外戰爭,卻也是「萬曆三大征」中最為慘烈的一場,莫過於「逐倭援朝」之役了。日本這個國家,在唐朝還極虛心學習,把我們當成天堂一般的存在,幾乎是複製著大唐的一切,大化改新連街道名都改得和長安一樣。但強盛一些之後的它吞併華夏稱霸東方的念頭似乎就沒有斷過,直到今天。
一、萬曆淡定地告訴李昖:不怕,有歐巴在
甲午戰爭之前,中國這邊對於這位野心驚人的鄰居的印象僅停留在「彈丸倭夷耳」,所以,當萬曆皇帝得到這個「彈丸」國將要入侵他龐大的大明帝國的消息時,是十分詫異和不屑的,他並沒有太當回事。
然而過了一年,朝鮮國王李昖向萬曆發來了求救信,大意是日本軍已經佔了我的都城,還有大半個國家,並且打算一路殺進大明,我現在正往北逃,要逃進中國了也麻煩你接收一下哈,思密達。
萬曆一看,玩真的啊,才正視起逐倭的大事來。
萬曆皇帝
彼時日本,正值豐臣秀吉主掌大權,這傢伙認真規划了一張吞併大明的藍圖,由朝鮮侵入中國東北,且立誓要在其發白之前征服中國,進而佔領整個東亞(跟二戰完全一個思路),甚至連遷都北京、北京周圍的土地怎麼分都規劃好了。
一開始,朝廷中有大臣比較反對參戰,他們懷疑是朝鮮和日本聯合陷害中國,即便不是,不蹚入這渾水也是應該的,反正日本還沒打到咱們的領土上來嘛。
這個時候,萬曆卻表現出了相當的英明和理智,這是讓小編對他刮目相看的一件大事。他對這些大臣們的言論表示大怒。
一方面,日本給李昖下的通知是:我們要攻中國,從你這取道。日本這是放話約架了,堂堂大明怎麼能認慫?
另一方面,也是讓神宗最為惱怒的地方,他說:朝鮮對我大明世代朝貢,恭敬順從,他們遇到危險了,我哪有袖手旁觀的道理?
要知道,朝鮮當時和我們的關係,是封賞與朝貢,簡單打個比方,朝鮮作為小國,尊中國為大哥,給明朝大哥每年送點土特產啦,地方特色啥的,求大哥罩,哪天窮得揭不開鍋了大哥就給點補貼,被誰欺負了就告大哥抽死丫的。現在,就是時候,日本搶了我的地盤,廢了我的地位,你得救我呀萬曆大哥,思密達!
大明要是不管,人白叫你這麼多年大哥了?這不是背信棄義嗎?所以,萬曆淡定地告訴李昖:
不怕,有歐巴在。
野心勃勃的豐臣秀吉
二、中日第一次交鋒:互有勝負
說歸說,明朝這邊對待日本的態度顯然不夠端正。
萬曆二十年四月,日軍登陸釜山,第一批調自遼東的明軍同時跨過鴨綠江配合朝方作戰,壓根沒把「彈丸」放在眼裡的遼東軍很是鬆懈,他們常年跟女真、蒙古等少數民族的野蠻隊伍交鋒,自以為很能打,日本軍在他們眼裡不足掛齒。
這支隊伍只有兩千人,一支地方駐軍,領隊的也是個不大的軍官,貿然進了朝鮮,結果遇上大雨,道路泥濘,隊伍無法前進,結果敵軍將其團團圍住,遼東軍被打得全軍覆沒。而不久又開過來的副總兵祖承訓的隊伍由於不熟悉地形也不幸大敗。
這兩個美好的開頭令豐臣秀吉信心倍增,他覺得中國也不過如此嘛,統一亞洲指日可待了!而首戰告敗的大明則上下一片震驚,緊急討論後決定重整將領,點齊兵馬,必須跟豐臣秀吉干場大的了。
此番被御筆欽點挂帥出征的武將不是別人,就是前面講過在寧夏平亂戰功赫赫的李如松,出任東征提督。督戰的文官是當時的兵部侍郎宋應昌,這貨打仗是個草包,先到了戰場的他磨磨嘰嘰跟也不敢貿然進犯的日軍開始了談判,因為他根本就不會打仗,一心只盼著李如松趕緊過來。
明朝名將李如松
日軍將領小西行長也在休整試探,對方畢竟是大明啊,要談就先談著,暗中觀察觀察對方的實力。所以當李如松從寧夏戰場千里揮師遼東,抵達御倭前線時,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團曖昧模糊的外交成果。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深知談判是假,探底是真,他一面跟日本人周旋,一面積極備戰。大戰在即,不容大意。
萬曆二十年十二月,李如松揮師東渡鴨綠江,正面迎敵,身後是家國百姓,烈烈寒風拉開平壤大戰的序幕。
平壤當時也是軍事重鎮,戒備森嚴,易守難攻。主帥李如松便在此戰場親自督戰,他身先士卒,帶頭攻城。有士兵因為害怕而臨陣退逃,李如松親自上前毫不含糊地將逃兵斬落,大呼,勇戰者重賞,退縮者斬!進而拍馬先行,趕在攻城的最前列。頓時士氣大振,將士個個奮不顧身,明軍勢不可擋。
經過一日激戰,明軍殲敵過萬,終於收復平壤,打得眼紅的李如松就這樣一路殺向漢城。平壤的勝利讓他過於輕敵,在快到漢城的碧蹄館,明軍遭到阻擊,一路奔波疲憊的他們倉促應戰,結果傷亡慘重。
李如松感到十分愧疚,他給萬曆遞了一份辭職報告,表示戰況不容樂觀,以末將短才恐怕無法勝任。連李如松都打不了,誰還能行呢?萬曆當然不會批,不過當時剛剛敗了,真的是有點打不下去。
這樣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竭,於是,剛才那個熱愛議和的宋應昌又出場了,他跟日方達成了日退居釜山,把政權還給李昖,朝鮮復國,李如松也率軍回國的協議。
古代日本武士
萬曆二十一年,中方與日方再次談判。豐臣秀吉在面子上還是比較正式地迎接了大明使者,這一次使者帶來的是兵部尚書石星的建議,跟以往對待周邊小國一樣,冊封豐臣秀吉為國王,正式承認他,就像和日本說,好了乖啦,不要鬧了,大哥收了你做小弟,你就是這裡的小霸了行不?……
現在看來這個做法特別可笑,可當時大明這邊真的不了解,誰有工夫研究旁邊一個連街道名都要抄襲我們的小破國,也更不知道他們心懷全球的「壯志宏圖」,以為它和別的小邦一樣,收做小弟就行了。
還有更重要的,中國這邊壓根不清楚日本的統治機構,不知道秀吉上面有個天皇和神明一樣至高無上,丫怎麼會要國王的冊封呢!
這幫島民雖然野心膨脹,但在內是從來沒有扳下天皇的心思的。當時這廝就暴跳如雷,大喊:「吾掌握日本,欲王則王,何待髯虜之封!且吾而為王,何以對天皇!」此事讓豐臣秀吉受了莫大侮辱,繼而「被逼得」憤而發兵,再攻朝鮮。
有人說第二次戰爭爆發都怪石星那個狗屁主張,激得豐臣秀吉再起戰心。這個想法簡直太幼稚了,要說豐臣秀吉真的放棄戰爭小編絕對不信,不僅是他,全日本直到現在依然對侵略和佔領有著難以抑制的熱情,他不過是去準備新一輪的侵略了,日本整個民族侵略稱霸的心都只可能愈加瘋狂。
所以要把第二次戰爭根源都歸在主張和談的大臣身上,我們就把日本想得太可愛了。主張大臣只是造了導火索,讓豐臣秀吉可以以此為借口,萬曆二十五年,這個看準了要遷都北京的人卷土又來。
李如松揮師東渡鴨綠江,正面迎敵
三、中日第二次交鋒:明軍勝利
第二輪交鋒開始,主幹將有楊鎬、麻貴、李如梅等。有人問李如松哪裡去了,很不幸,李如松在這之前抗擊蒙古時遭伏擊,以身殉國,沙場未還。可惜啊,一代名將就此終結!
新上任的總指揮楊鎬顯然跟李將軍不是一個水準,他領導的第一次蔚山戰役使明軍傷亡巨大。不過激戰下來日方也損失不輕,雙方對峙。
萬曆一怒把楊鎬調回,換上了兵部侍郎邢玠。邢玠帶著一直輸輸贏贏也沒有大的進展,這就開始了長達一年的雙方消耗戰。
和日本每一場侵略一樣,豐臣秀吉希望速戰速決,一旦進入持久戰,蕞爾島國是撐不住的,更可怕的是,明朝的水軍很發達,他們在日軍供給必經的對馬海峽截斷了他們的後勤力量。補給充足的明軍與缺衣少食龜縮的敵人抗衡,直拖到萬曆二十六年。
到了那個時候,日本在明軍不斷地打擊下力量已經越來越弱,眼看就撐不下去了。豐臣秀吉沒有辦法,對外戰爭的失利使他在國內名聲大損,又不甘心就此放棄,終於在萬曆二十七年八月,又急又氣的他在伏見城病死了。
日方軍士大概早就想回國了,首領都死了還打個什麼勁呀,急於離開戰場的日軍陣腳大亂,匆匆撤軍,萬曆的最高指示隨之下達:一個都不要放過。明軍整軍追擊,斬敵無數,痛打落水狗,一路把侵略者趕回了他們的彈丸老巢。
同時朝鮮復國,萬曆將完整的政權交還給李昖,不曾藉此占其領土廢其主權,並告訴他,我中華乃禮儀之邦,幫你打仗是大哥的義氣,你放心回家吧。
這是大明之信,華夏之德,也是日本侵略懷野心者不能、也不可能理解的道理。
萬曆二十七年四月,大明軍隊撤出朝鮮歸國,逐倭援朝大戰以明勝利告終。
中日第二次交鋒:明軍勝利,不過明朝損失也相當大
四、我國仁恩浩蕩,恭順者無困不援,跳梁者雖強必戮
十五日,萬曆皇帝在怠政N年之後走出深宮,接受四方拜賀,親自下令處決戰犯,並且,他向天下發布勝利之後的詔書:
「……我國家仁恩浩蕩,恭順者無困不援,義武奮揚,跳梁者雖強必戮。」
這一篇詔書,無法全文複製,此處摘錄一小節,每每讀之都令小編心潮澎湃,字裡行間的大氣威嚴喚起心底一種崇高的敬意,這也許就是炎黃兒女骨血中永恆的共鳴吧。
最後一句,讓小編想起了漢武帝伐匈奴時說的「明犯強漢者,雖遠必誅」。千年以來,華夏民族滄海桑田,不變的卻是這份睥睨四方、強而不霸的氣度,自有非凡強大的國力,卻基本是以友好尊重的態度對待友邦的,未曾大肆侵吞、掠奪周邊小國。本不恃強凌弱,懷德對之,但若有暴亂者來犯,任其強大或是姦猾,我也必會匡正扶弱,全力征討。
這種古老民族自強厚德的文化,是時間歷史鍛造出來的,威武不可褻犯,傲然而不霸橫,帶著一份從容淡定的氣度,一種寧靜致遠的心境,卻隱藏著柔中有剛的力量,誠懇卻嚴謹地面對著八方來客,在春去秋來的漫長歷史間屹立不倒。
當然自居天朝一貫自負的背後有其負面影響,但是在近代之前,尤其是這場朝鮮之役中展現的,是整個華夏不可侵瀆、驕傲堅韌的精神,是一個大國俯仰千年海納百川的偉大胸襟!
我國仁恩浩蕩,恭順者無困不援,跳梁者雖強必戮
更多精彩請關注「你史不史啊」,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,敬請留言,必定認真回復!謝謝!
文中圖片均來源自網路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